ID: 8232832

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片断》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3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6课
  • cover
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音乐中速度有快又慢。 2.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片段,感受相同的音乐在速度不同时音乐形象发生的变化。并通过认识节拍机的活动,知道如何确定音乐的速度。 3.过程与方法:再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片段时,能用快、慢两种不同的速度随音乐哼唱主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对于速度的术语刚开始接触,选择作品时尽量选用相同节拍,但速度对比较大的片段,使学生更容易判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玩中创造。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材分析: 《森吉德玛》是贺绿汀管弦乐组曲的第5乐章,1949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一带的民歌《森吉德玛》所创作,森吉德玛是一位蒙古族姑娘名字的音泽。 管弦乐曲基本上保持了原民歌的旋律和落音特点,音乐主题鲜明,旋律优美流畅,民族风格强烈,结构是重复型的4句乐段,经作者细腻的配器,精心处理,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音乐形象。 音乐的慢速部分表现了空旷、辽阔、清新宁静的草原景色。音乐的快速部分则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热情活泼的性格和开朗乐观的情绪。旋律同前一部分一样,但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主奏乐器有所变换,旋律采用断奏,速度变快,力度加强,伴奏采用短促、跳跃的拨弦。主题重复一次。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速度。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学习《森吉德玛》片段,了解快慢两个主题。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 1.请你跟我这样做。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音乐课堂,在这里,请跟老师玩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师生互动打节奏游戏,总结出快与慢) 2.总结音乐中速度有快有慢。 师:同学们反应很快,谁可以说说刚才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快和慢)它们是什么的变化呢?(速度) 对的,在我们的音乐中,速度是有快也有慢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小工具,请看! 3.出示节拍器———让学生体验与感受节拍器 师:它的名字叫“节拍器”,今天带来的这个节拍器外形像金字塔,它是一种能在各种速度中发出稳定的节拍机械装置。内部为时钟结构,有齿轮和发条。这条叫摆杆,摆杆每次摆动时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在摆杆上有个摆锤,它还可以上下移动,摆锤移到上方速度就慢,移到下方速度就快,大家听听。(节拍器演示) 4.第1轮游戏过关后奖励玩另一关闯关游戏(回忆学过快与慢的歌曲) 师:下面,跟大家玩个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节拍器发出的速度把节奏打出来。看,谁能与节拍器交朋友?(开火车) 5.师和节拍器合作,引出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幻灯片2) 师:家都能与节拍器交朋友啦!老师也来和节拍器交交朋友,我们共同表演一个节目给大家看,请做文明的小观众!(配合节拍器演唱1句歌词,先慢后快) 师:怎样?我能与节拍器交朋友吗?(生:能。)谢谢! 同学们,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呀?对,有大草原,有蒙古族的人民在骑马。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大草原,来,准备好了吗?(放音乐全曲) 二、引出乐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1.初次聆听,介绍乐曲的民族背景。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乐曲叫《森吉德玛》,它是一首内蒙古乐曲。旋律优美,在旋律中,它讲到了蓝天、白云、辽阔的大草原。同时,也讲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的舞蹈及热情好客的性格。 师:刚才大家听乐曲时有没有发现这音乐我们在哪里听过?(师示范1句歌词片段) 大家的耳朵真灵,就是刚刚老师和节拍器演奏的那个主题音乐。(出示简谱幻灯片,再演奏一次两个主题) 2.学唱主题,用“lu”模唱,感受相同的旋律有不同的速度。唱会后加进节拍器模唱。(幻灯片3) 师:来,大家用“LU”的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