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巫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以音乐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把握作品所塑造的生动艺术形象。教材选用了管弦乐作品《小巫师》,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的代表作。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题材,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正是根据故事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精巧的配器、独特的和声,写成了一部生气蓬勃、意趣盎然的管弦乐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小巫师》,对乐曲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理解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理解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知识与技能: ① 能够分析出各主题的音乐要素。 ② 能够唱“扫帚主题”的节奏和旋律。 ③ 能够根据音乐要素创编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音乐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故事情节的。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要素为音乐创编故事情节。 【学生分析】初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更乐于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整节课在神秘的气氛中感受乐曲的主题音乐,根据故事的发展欣赏音乐,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地发挥想象力。 【教、学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电影《哈利波特》吗?哈利波特是一个什么人物形象? 学生们很熟悉哈利波特,能够迅速说出他是一名巫师。 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形象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小巫师》创作背景及曲作者。 了解《小巫师》是一部管弦乐作品,曲作者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创作于19世纪末,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题材,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音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欣赏管弦乐《小巫师》 1. 咒语动机 欣赏咒语动机,问: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速度、力度是怎 样的。 初步感受音乐神秘的色彩。 速度:慢 力度:p 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老师弹奏咒语动机,问:音乐表现了哪个形象? 分析旋律特点、节奏特点。 旋律:b3 2 1 7 6 #5 #4,级进下行 节奏:X XXX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活动,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再次欣赏咒语动机,听辨所用 乐器。 通过以上音乐要素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 乐器:小提琴 情绪:神秘 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扫帚主题 二. 欣赏管弦 乐《小巫 师》 欣赏扫帚主题,问:音乐表现了哪个个音乐形象。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速度:快 力度:mf 重视艺术感知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节拍是多少? 学习 拍 如何打拍子。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分析节奏有什么特点?出现了三种节奏型。 X O X X X X O X 学习扫帚主题中出现的节奏型。 完整唱出扫帚主题节奏。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分析扫帚主题的调式。(哪些音标有#) 老师弹奏扫帚主题,一遍弹#4#5,一遍弹45,请同学们比较色彩有什么不同 一边打拍子,一边唱扫帚主题旋律。 重视音乐实践,提高识谱能力,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讲解“ ”顿音。 再次欣赏扫帚主题感受顿音的演奏效果,并听辨演奏乐器。 感受顿音跳跃的效果。 感受大管浑厚的音色。 拓展音乐知识,加深音乐理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欣赏管弦乐《小巫师》 3. 小 巫 师 主 题 欣赏小巫师主题,问:接下来该谁登场了? 速度、节拍、节奏和扫帚主题有变化吗? 对比欣赏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