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高一数学 同步练习 集合 一. 教学内容: 集合 二、本周教学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补集; 4.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5.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知识要点]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性质: (1)确定性: 班级中成绩好的同学构成一个集合吗? (2)无序性: 班级位置调换一下,这个集合发生变化了吗? (3)互异性: 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是不相同的。 如:已知集合A={1,2,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 [知识要点]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性质: (1)确定性: 班级中成绩好的同学构成一个集合吗? (2)无序性: 班级位置调换一下,这个集合发生变化了吗? (3)互异性: 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是不相同的。 如:已知集合A={1,2,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 常用数集及记法 (1)自然数集:记作N (2)正整数集:记作 (3)整数集:记作Z (4)有理数集:记作Q (5)实数集:记作R 例:下列各种说法中,各自所表述的对象是否确定,为什么? (1)我们班的全体学生; (2)我们班的高个子学生; (3)地球上的四大洋; (4)方程x2-1=0的解; (5)不等式2x-3>0的解; (6)直角三角形; 2、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列举在一个大括号里:{…} (2)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 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x| P(x)}的形式。 如:{x︱x为中国的直辖市}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若一个集合不是有限集,就称此集合为无限集。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如: 二、子集、全集、补集 1、子集的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一个元素都在集合B中 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特别的: 真子集的定义:如果AB并且,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真子集。 2、补集的定义:设A为S的子集,由S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x∣x ∈S且xA},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就把S称为全集。 三、交集与并集的定义 1、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 性质: (1) (2)若,则 (3) (4)若则 (5) 归纳: 1)交集:两集合的公共元素构成集合。 2)并集:把两个集合合在一起,但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3)基本方法:抽象的集合关系可用文恩图表示,实数集中的运算可在数轴上表示。 注意点: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与任何集合的交集仍为空集。 【典型例题】 例1. (1)若U=Z,A={x|x=2k,k∈Z} B={x| x=2k+1,k ∈Z},则CU A= B 。CUB= A 。 (2)设S=R,A={x ∣-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