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学科:小学信息技术 2、学生课前准备: a、什么叫白色污染? b、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 c、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白色污染? d、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 e、学校总人数。 f、记录好一周来家里每天用的塑料袋个数。 教学课题 冀教版信息技术六下第十九课《可怕的白色污染》。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进行一步美化网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透视,使学生集训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 2、经历观察、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也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再经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内容编排符合调查研究探索规律。 本课时的重点: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信息。 本课时的难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给人类造 成的危害,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本课时关键:通过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1、信息收集法:通过询问,上网查找,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2、谈话法:教师以交谈的方式参与课堂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情景。 3、观察思考法:数学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本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环境,发现“白色污染”,分析“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造成的危害,讨论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堂实践课,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的———污染。 2、教师通过网络搜索的照片,让学生观看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 【百度搜索】白色污染_http://baike./view/1780.htm_ 3、学生汇报感想,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渗透有关环境知识,引出课题“可怕的白色污染”(板书), 师小结:地球因为有人类的生存才使它显得格外生机盎然,可是,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由于工业等的发展,废汽、废水的排放,生活用品的更新,地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垃圾的堆积正在逐渐侵占我们生存的空间。环境污染中的一个就是白色污染。 (二)交流调查结果。 1.提出问题: 那什么叫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呢? 学生交流:并说一说是从哪里调查来的。 2.教师用PPT出示在网络上找到的有关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百度搜索】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_http://gongyi./a/20070510/000042.htm_ 3.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白色污染。 (三)生活中的白色污染。 今天我们就来统计一下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的塑料袋。 1.让学生拿出自己统计家里每天用塑料袋的纸,计算总数和平均数,交流:统计了几天?各天的数量,总数是多少?平均每天用几个? 2.小组统计(保留整数) 小组成员 每天家里用的塑料袋个数 平均每天每家用塑料袋个数 3.全班统计 ①平均每天每家用塑料袋个数 ②分小组统计,平均每天每个家庭用资料袋(??)个,全校有(??)名学生。 一天用(??)个 一星期用(??)个 一个月(30天)用(??)个 一年(365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