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09138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6144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七年级,美术,上册,14.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教学设计
  • cover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教材信息 人民美术-出卷网-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程类型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节针对一个美术门类(绘画)进行赏析的课程,教材中作品包含了古今中外,具象、意象、抽象等多种形式多种类别的绘画作品,并要求学生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基本步骤来进行绘画作品的赏析,内容之多、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突出重点。 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一年级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在小学的基础上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七年级上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针对学生对美术欣赏这一概念比较模糊,缺少系统性、条理性的欣赏方法等问题,制定了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品鉴,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常识,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 对色彩、光线、构图、造型等基础知识回忆,通过综合分析了解画面主题,最终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步骤对绘画作品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品鉴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和绘画者的创作思维、情感表达,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课程导入 通过展示五件不同主题、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绘画作品,提出问题:“五件作品里你最喜欢哪件?有没有哪件是你看不懂的?”引出学生对画面主题的思考。 “如何欣赏一件绘画作品?绘画可以通过哪些语言来表达主题呢?”完成问题导入。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欲望。 通过多件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清晰的感受到绘画作品的丰富性。 1、带领学生走进“一号展厅”,通过德国表现主义画家A·R彭克的作品学习从色彩的角度欣赏作品。 结合前期色彩课程学习到的知识,联系生活经验,从色彩的象征和情绪表现的角度,分析画中人物的性格、职业及经历等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非常适合从色彩的角度进行赏析。 课程新授 2、带领学生走进“二号展厅”,通过几件描绘普通人民生活的作品,从造型的角度分析作者想要传递出的信息及情感的不同。 3、带领学生走进“三号展厅”,分析画面中人物的位置布局,从构图角度进行谈谈与主题是否契合。 4、引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从色彩、造型、构图三方面从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哭泣的女人》中任选一幅进行赏析评述。 观察人物的表情、服饰、动作以及周围场景及物品,模仿画中人物的姿势,结合生活经验,分析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联系视觉经验,谈谈不同图形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小组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同为现实主义类型的绘画,色彩的基调基本一致,但作者想要表现的信息绝不一致。要想体会到真实的作品情绪,对造型的分析至关重要,而这需要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经历。透过模仿可以拉近与画中人物的关系,与作品进行对话交流,得到体会和感受。 分析构图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联系到几何图形的特性,如圆形对视觉的向心性吸引能突出画面主题,三角形结构的稳定让画面庄重等。 总结延伸 1、除了基本的三种绘画语言,欣赏作品时还要结合作品的种类,不同的地区风俗,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宏观的文化角度进行审视。 2、推荐书籍《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进行课后延伸学习,为中国画课程做好学习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