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836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课时 1(鲁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2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壁虎,尾巴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 向谁→借→结果? 怎样 2.观察课件演示,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评:直入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3至第5自然段。 1.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向谁借“△△”,怎样惜“_____”,结果怎样“~~”。) 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说,教师相继指导。) 例如: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生: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它会沉到水里去的。 生:小壁虎那么小,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相信大家经过努力,也能成为作家的。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学生有滋有味、摇头晃脑地读。) (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 (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评:“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试验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备课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备可能。此处的教学,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进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像这一教学片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3.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至第5自然段。 4.小结延伸: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没有?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故事。 (1)学生自由编。 (2)在小组里说、评、议。 (3)指名说,全班评议。 (评:加强“说”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这里的教学,在学生“学文悟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仿文说话”,牢固地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时空。) 三、学习第6、第7自然段。 1.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 2.指导朗读。 (1)小壁虎这时心里可高兴了,它说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全班评议。 (3)电脑课件录音朗读。 (4)全班齐读。 (评:非重点段落采用简略得当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读得有情有趣。) 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 (1)熟悉角色,练习读,加上动作、神态。 (2)小组书练。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改进。评议依据: (1)表演的连贯性。 (2)各角色设计的动作,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等是否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