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和右手》 【教材】选自走进音乐世界花城版小学音乐课本一年级上册第11课 【授课年级】一年级 【课型】唱游课 【教材分析】《左手和右手》是一首由“3”、“5”、“6”三个音组成的歌曲,内容借用左手和右手是好朋友,暗喻了小朋友们应该互相团结的生活道理。歌曲共分为四个乐句,结构为A+A’+B+B’。结合本课的唱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了“3”、“5”、“6”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巩固这三个音的音高和手号。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玩游戏、听故事,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一首在音乐中培养学生模仿、表演的好歌曲。 【设计者】深圳市笋岗小学 任英 【教学内容】 巩固“3”、“5”、“6”音高及手号。 学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表演《左手和右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地参与聆听、演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乐于感受与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游戏、表演的形式和方法体验音乐,学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会用模仿的方法、愉快的心情、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教学重难点】 会用欢快的情绪,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木琴、课件、卡片、手掌、旋律线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请你跟我这样做)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设计意图】在本课开始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身体律动初步感知2/4拍的强弱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本节音乐课做铺垫。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复习“3”、“5”“6”的音高及手号。 (1)以奖励的方式引出“3”、“5”、“6”,并提问:“3”、“5”、“6”唱名及手号。 (2)创设情境。小朋友能不能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在适当的地方填入“3”、“5”、“6”) (3)拿出只带有“3”、“5”、“6”这三个音的木琴。 A、老师敲木琴,学生唱出音高并作出手号。 B、学生敲木琴,其余学生唱出音高并作出手号。 C、老师敲木琴,敲一个音唱一个音。(歌曲旋律) D、老师作《左手和右手》的旋律手号,引导学生稍连贯的唱出歌曲旋律。 过渡句:刚刚同学们的手号都打得特别好,老师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 2、猜谜语,引出课题。 谜语:兄弟整十个,高低各不同,左右排成行,五人成一班。 谜底:手 过渡句: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用到我们的双手,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看看歌曲中的小手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得时候请坐端正,保持安静。小眼睛看老师做了什么?你们不用做,坐端正就好。 3、初听歌曲。提问:歌曲中的小手发生了什么事情? 4、讲故事。提问: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复听歌曲。提问:你想给歌曲起个什么歌名? 【设计意图】在本课的导入环节,巧妙运用身体律动、游戏、创设情境、小乐器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熟悉《左手和右手》这首歌曲的旋律,为歌曲学唱做铺垫。 三、突破难点,新课教学。 1、学唱旋律。 (1)提出要求:1、坐端正。2、微笑唱。3、轻声唱。 (2)模仿老师,用“咕”的方式跟唱旋律。 【设计意图】用模仿的方法提醒孩子们歌唱时不能过分喊叫,以保护嗓子。 过渡句:通过刚刚的检查,老师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按要求做,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吧。 观察歌谱。由哪几个音组成?“3”“5”“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曲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按节奏朗读歌词。 A、按节奏读歌词。 B、按节奏一边拍手,一边读歌词。 C、只拍节奏,不读歌词。 【设计意图】歌曲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