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17243

6《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讲义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623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讲义,学案,答案
  • cover
《飞向蓝天的恐龙》 导入:说起恐龙,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小朋友们看到题目后一定纳闷了,恐龙没有翅膀,怎么能飞上蓝天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恐龙世界吧! 学习重点: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 学习难点:细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1.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得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后裔,以及一些证据和演化过程的推理。 2. 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教师:现在,我们就深入课文来看看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一、精读课文,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1. 研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从生活习性上,我们都感觉这两者没有关系。但它们确实是有关系的,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句子: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明确:“一支”说明是恐龙的某一分支,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不是突然地变化,这样表达更准确。这句话写出了鸟是由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成的。 那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的依据呢? 2. 了解假说提出和证明的过程。 (1)朗读第读二段,寻找依据。 哇,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找出来了,快来看看和老师找的一样吗? A. 英国学者赫胥黎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相似之处。 B.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的发现。 (2)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辽西的发现。 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明确:“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像这样表示高兴的词语还有: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不自胜等。科学家一开始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我国辽西的发现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证据,所以是点睛之笔。 3.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过渡:恐龙怎么就变成了飞向蓝天的鸟儿了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明确:“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大约”这个词体现出作者用词的严谨。“它和狗一般大小”写出了第一种恐龙的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介绍了这种恐龙腿的特点。狗是我们都见过的,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描写从未见过的恐龙,就能使我们很容易想出它的样子。这种说明方法叫类比说明。 过渡:接着,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恐龙又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呢? (2)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明确:“茹毛饮血”意思是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这里指的是食肉恐龙。“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这句话是从恐龙生活习性上来说。“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这句话是从恐龙形态上来说明。“凶猛异常”、“温顺可爱”是从恐龙的性情上来说明。 小练笔: 这里运用了有些……有些……的句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