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8482

合并同类项(一)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91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4.合并同类项(一) 湖北省宜昌市 文武 (邮编:443000 电话:0717-6255416)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状况 《合并同类项(1)》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北师大版)《字母表示数》中的第四节内容的第一个课时。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合并同类项(1)》作为本节的第一个课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合并同类项(1)》这一课时中,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初步了解项、系数的概念。这些内容的安排,为学生在本节的第二课时学会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及其运算的学习,本书采取了螺旋上升的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还将学习整式及其运算,因此在本课时中教师不宜补充整式及其运算的内容,也不宜做超过本书习题难度或复杂程度的练习。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在本章第一、二课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意义。对于本课出现的列代数式、项及系数的概念学生应能较快完成和掌握,适时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逐步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本课的开始,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为娱乐场所设计方案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随后的列代数式中,课本进一步丰富代数式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再一次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参照教科书创设的实际情景的意图,结合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创设新的学生更为熟悉的情景。 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通过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更主动更有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可以使情景的引入创建根自然实际。了解项、系数的概念是学生研究整式的开始,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去观察整式的项、比较整式的项、尝试着去分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列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发展符号感,初步了解项、系数的概念; 3、通过尝试对项分类,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与分析 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 情境引入 ② 深化训练 ③ 明晰概念 ④ 趣味活动 ⑤ 归纳小结。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讨论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交流,获得问题的初步解。并在求解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相关运算方面的技能掌握情况:从()化简到。(学生能正确化简的不多) (投影出下面的图) 目的: 应用教科书所提供的一个为娱乐场所设计方案的情景,融入这个情境之中,学生更乐于去解答问题。了解代数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求休息区的面积时,学生在化简和书写规范上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细致的讲解和规范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效果: 学生对这个实际问题在思考后作出解答,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在求休息区的面积时,学生出现了课前预见的在化简和书写规范上的问题。在讲解了化简之后, 或 n或n三种书写方式的给出对于学生在后面认清单项式的系数作了一个准备。 第二环节 深化训练 内容:讨论教材中的“做一做”: 1)一辆火车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 千米; 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3)如下图,一个长方体的箱子紧靠墙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a ,b,c 。这个箱子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 。 (2) (3) 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用这个例子编一道列代数式的题,让周围的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