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92466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40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呼风唤雨,世纪,教案,2课时,反思
  • cover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边读边提问。 2.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引导抓重点词,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4.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 ①说一说:你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有什么本领吗? ②师小结:这两个神仙神通广大,我们要有这本事就好了! (2)出示词语: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①齐读词语。 ②说一说:你想到了谁? (3)导入:曾经,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美好的愿望,但是现在我们人类已经将这些幻想变为现实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 (1)引导:读完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2)汇报问题:指名说提出的问题。 预设:①“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呼风唤雨”与神仙的“呼风唤雨”意思一样吗? ②“世纪”是指什么? ③是谁“呼风唤雨”? ④“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呢? (3)过渡:是啊,“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呢?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千里眼”“顺风耳”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期待。读“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想象人物,既帮助理解词语又自然引出课题,并引发思考,质疑课题。 板块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百亿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改善 原子核  获得  依赖  潜入  探索  船舶  兰花 (1)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赖、兰、索、潜”的读音。 (2)识记字形。 ①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②指导:形声字归类,“唤、亿、哲”;同音字辨析,“纪、记、继、技、既”;形近字比较,“唤、换、焕、涣”。 3.默读课文,带着开始没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 画出关键语句。 课件出示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是什么带给20世纪奇迹般的改变? 20世纪,人类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4.交流梳理:引导划分课文层次。 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总起,概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2自然段: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指出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对比,展现出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5自然段: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5.总结过渡。 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不敢想,甚至无法想的事情在科技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所享受的许多便捷都是科技的功劳。下面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继续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设计意图】在检查字词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畅谈感受整体感知课文,体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三 运用方法,引导提问 1.回顾方法,自主提问。 (1)引导: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夜间飞行的秘密》,我们知道了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2)自主阅读: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文旁或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