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子吟》 教学内容 听:《读唐诗》唱:《游子吟》动:诗歌表演《游子吟》感受:《时间都去哪儿了》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读唐诗做律动,感受《读唐诗》的律动。2、深情的演唱《游子吟》,并能体会到母亲的爱,学会感恩母爱。 教学重点 能够自然地、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游子吟》。 教学难点 跨度大的旋律部分,学生音准的控制和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部分 同学们,我们一定读过很多唐诗吧?现在啊,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学一学小诗人走路的样子。(播放《读唐诗》)(走的过程中提醒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相撞,眼睛看着老师的步伐,跟着节奏,勾脚尖,脚后跟先落地) 慢慢走回自己的位子。这次,小朋友们看老师加入了什么动作,一起做一做。(律动,提醒学生大胆地做,幅度可以大一点)看助学图按节奏读歌词跟着音乐读一读,加上动作试一试(听后面类似轮唱的说唱部分)这段音乐师怎么表现这首歌的呀?生:有唱有说。师引导:这种形式叫做“唱与说的轮唱”。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叫做《读唐诗》二、新课教授:1、说到“读唐诗”,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唐诗,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同学们一齐来诵读。(PPT出示唐诗)学生齐诵《游子吟》有人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吗?生回答,师补充总结:《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50岁任职溧阳时写的,诗人看着自己年迈的老母亲,回想起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便写下了这首诗送给他的母亲。现在,请大家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一遍《游子吟》生诵读这一次,听老师按节奏念一念,其中有两句与其他几句不同,仔细听,你们来把它们找出来(师按节奏诵读)学生能听出“临 行 密密 缝” “报 得 三春 晖”这两句与其他的不同。出示助学图我们来按节奏完整地读一遍《游子吟》生按节奏读非常好,这次老师来给大家配上一段音乐,我们再来读一读,注意最后两行重复一遍。生跟音乐按节奏读(间奏时)你们再按照节奏读一遍,同时观察老师在做什么。(加入律动:穿针引线、画感恩之心)我们来和娄老师一起,边读边做《游子吟》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用心用情编织了这首依依不舍、饱含深情的“母子之歌”。(出示PPT五线谱,同时播放范唱)闭上眼睛,闭上嘴巴,什么都不做,仔细听,想象一下,“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的情景。好,现在睁开眼睛,我们一起跟着钢琴,用“lu”来感受一下这段旋律。(2遍)唱谱,师一句,生一句跟琴:默唱谱一遍,演唱谱一遍,用LU哼唱一遍加词,师生接龙唱。互换。两组接龙唱。互换。完整唱一遍。(后两句旋律音高对比)你们来听,这两句的旋律,哪一句更高一点。(师范唱歌曲后半段,词相同,旋律不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对比法让学生感受波音记号的演唱)你们来听一听,老师唱的这两句,又有什么不同?(师分别范唱不加波音记号的和加波音记号的“临行密密缝”。)生回答,师引导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一句。生:跟唱师:如果在r音上加一个波音记号,我们就唱成rmr跟伴奏唱词:默唱一遍,演唱一遍加动作演唱(间奏后)娄老师加入,不要被老师影响(师加朗诵,相隔一小节,先唱后读)老师加入了什么?(朗诵)在你们之前还是之后?(之后)相隔几个小节?(1个小节)这种演唱形式叫做什么?(轮唱)分两组,进行“唱+说”。(先唱后说,相隔一小节)再互换。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诗歌表演:娄老师需要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来扮演游子孟郊,在前面吟诵游子吟。另一位女生来扮演孟郊的母亲,在烛光下缝衣服。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