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认识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在中,,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15 B.16 C.8 D.7 4、如图1,直线∥,则∠A的度数是 A.28° B.31° C.39° D.42° 图1 图2 图3 5、如图2,,和相交于点,,,则等于( ) A. B. C. D. 6、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A. B. C. D. 7、如图3,,那么( ) A.55° B.65° C.75° D.85° 8、如图4,中,,点分别在上,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图4 图5 图6 9、如图5,在中,平分且与BC相交于点,∠B = 40°,∠BAD = 30°,则的 度数是( ) A.70° B.80° C.100° D.110° 10、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6放置,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7,图中的 ; 图7 图8 图9 1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和,则其周长为_____. 13、如图8,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 个角是 度. 14、已知在△ABC和△A1B1C1中,AB=A1B1,∠A=∠A1,要使△ABC≌△A1B1C1,还需添加一个条 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15、如图9,,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只添一个即可) 16、如图10,点在同一直线上,,则 度. 图10 图11 图12 17、如图11,DE∥BC交AB、AC于D、E两点,CF为BC的延长线,若∠ADE=50°,∠ACF=110°,则∠A= 度. 18、已知:如图12,△OAD≌△OBC,且∠O=70°,∠C=25°,则∠AEB= 度. 19、一副三角板如图13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的度数是 _____. 图13 图14 2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则说明的依据是 . 三、证明题 21、如图,在△ABC中,D是∠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BD的延长线交AC于E,且∠EDC=50°. 求∠A的度数. 22、已知:如图,为上一点,点分别在两侧.,,. 求证:. 23、已知:如图,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求证:. 24、如图,点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 25、如图,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 求证:. 26、如图,某同学给出一种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分别在OA、OB上截取OM=OE、ON=OF,连结MF、NE,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平分∠AOB,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若对,请你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C 5、C 6、C 7、B 8、B 9、B 10、D 二、填空题 11、65,35 12、 13、40 14、答案不唯一(如:∠B=∠B1,∠C=∠C1,AC=A1C1) 15、或或或 16、 17、60 18、120 19、 2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证明题 21、∵∠A+∠ABC+∠ACB=180°,∴∠ABC+∠ACB=180°-∠A. ∵BD,CD分别是∠ABC与∠ACB的平分线, ∴∠BDC=∠ABC,∠BCD=∠ACB. ∴∠BDC+∠BCD =∠ABC+∠ACB=50°, ∴∠ABC+∠ACB=100°,即∠A=80°. 22、证明:, . 在和中, . . 23、证明:, ,. 又, . 又, . 24、证明:. . , 即. . . 25、证明:在和中 . .又,. 26、对, ∵△ONE≌△OFM(SAS) ∴∠ONE=∠MFO,再证△MPN≌△EPF(AAS) ∴PM=PE,再证△OMP≌△OEP(SSS) ∴∠AOP=∠BOP. b C a A B 70° 31° D A B C D O 1 2 3 D O C B AB 1 C B A A C E B D A B C F E D O A B C D E A C E D B A D B C E A C E D F B D C B A O 1 2 3 4 A C E D F B D C B A O 1 2 3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