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的蓝铃花》定稿 教学内容: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能唱准歌曲中所出现节奏,掌握弱拍起旋律,并学会用指定的旋律为歌曲伴唱,提高演唱兴趣。 2、唱好歌曲的同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深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乐句,掌握歌曲的AABA结构形式,并体验出歌曲中深切的含义。 难点:唱准弱起小节旋律;学会用指定旋律为歌曲伴唱。 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 设计意图: 《苏格兰的蓝铃花》这是一首世界闻名的苏格兰民歌,情感质朴,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留恋与期待。看似简单的一首歌,因一些大跳音程和变化音,显得有些难度,尤其节奏上是弱起小节。根据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优化策略,提高歌唱能力,我的重点放在了唱好歌曲的教学上。 首先一开始的导入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我设计了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感受出主音在第二个音上,第一个是辅助音(弱起),掌握弱起的强弱动律。在初次掌握的同时,帮助他们巩固唱好弱起,根据歌曲内容,就设计了一条“号角声”5|i - 5 - |3 - 1. 5 |i - 5 - |3 - 1.这条号角声一是帮助巩固,二是要放在后面学唱好歌曲后,为歌曲伴唱用的。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新授环节。唱好歌曲的概念不仅仅是会唱歌曲,而是在会唱的基础上投入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然而用声音生动形象地演唱,重要的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投入自己的情感。说到这一点,我非常欣赏语文老师的语言组织和生动地讲解。所以在此环节,我设计了配乐解说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先进入意境,只有在真正的进入意境后,才会把自己所理解的歌曲的情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最后再学会歌曲之后,再把前面的“号角声”为歌曲伴唱,起到歌曲在声音上的饱满度,也是提高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伴奏音乐,跟老师律动,感受出弱起音和强音的规律,并感受旋律的乐句区分。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玩一个拍手律动。在邀请你们之前,先看老师来一次,看看我是在每一乐句的第几个音上拍手的?一共拍了几次?”(拍在第二个音上;转了四个方向) (听伴奏音乐,进行律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前体验弱起小节开始的歌曲旋律,能唱准节奏。还有在律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出歌曲的乐句,为后面学唱歌曲做铺垫。】 学习一段号角旋律(出示旋律) 师:“同学们拍的不错,我们是拍在第二音上,第一个音呢是每一乐句的准备音。为了巩固一下,老师这里带来了一段相似动律的号角声,我们来唱一唱。” (课件出示)5|i - 5 - |3 - 1. 5 |i - 5 - |3 - 1. 请同学们听琴声唱一唱,从唱歌谱到用“wu”哼唱。注意音准。提示:唱好主音“i -”(音高和时值),唱出号角的力度。 (学生跟琴声继续号角中,老师的琴声改弹奏歌曲伴奏,学生继续唱号角旋律,为和声打伏笔。) 【设计意图:一个是体验唱准弱起音,另一个这条旋律可以给歌曲伴唱,增强歌曲演唱效果。】 2、观看图片: 师:“在同学们一声又一声嘹亮的军号声中,走来了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你瞧!(图片)“他们的打扮和我们中国的士兵一样吗?从他们的服饰上,你能判断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吗?”(苏格兰) 师:他们是一群来自苏格兰的士兵。苏格兰在历史上面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曾历经数百年的外国侵略,为了抵抗,他们经历了两次独立战争,后来被英国合并成了联合王国。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这段音乐正是来自苏格兰,是苏格兰最具有特色的一样乐器———风笛,吹奏的。说说你听后的感受,你觉得这段音乐是让你感到很兴奋还是略带忧伤呢?”(略带忧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为什么这个国家的音乐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